宇宙中的果壳,果壳中的宇宙 ——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学习生活体会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首届本科生
  • 院士讲课
  • 丁肇中
  • 杨振宁
  • 丘成桐
  • 本科生导师制
汪诗洋·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5-09-25
阅读数6714

【题注】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昵称“果壳”。


        我是中国科学院大学首届本科生。还记得那是四月的一个中午,北大自主招生加分公布的后一周,丁校长到我所在的高中演讲。他说,我们动用这么多的资源就招收三百多个本科生,目标就是培养未来中国科技的领军人才。正是这样一句话让我最终选择了这里,因为我相信,国科大真的会不计成本地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资源。更让我喜出望外的是,不仅仅学校的承诺全部兑现,而且还提供了很多想都不敢想的“奢侈”资源。

        国科大的最大的特点在于少而精。学校尽一切努力帮助我们的发展。我们每个人都有两次机会可以自由转系,有三次机会可以选导师,几乎没有任何门槛。我们可以向学校申请电脑供这四年使用,当时看到一屋子联想电脑的时候,觉得学校真是太“土豪”了,本科生的待遇真是太好了。我们的图书馆就是中科院的文献情报中心,每个人都有账号,全科学院的资料都可以获取,电子版免费下载,图书直接送到学校。我们学校还有丰富的社团,社团会在意每一个同学的情况,既让优秀的同学吃饱,也不让任何同学掉队;每个人都有上台的机会,只要有才华,总会有施展的空间。而且,学校会为每个人解决方方面面的困难,最令人欣喜的是,我们有高额的奖学金、助学金和勤工俭学的补助,只要付出一定努力,甚至可以做到不用家里出钱。

        科学上,可以这样讲,在我们学校,就怕没有疑问,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我给中科院的不同领域的大牛,发邮件问一些科学问题,他们的回答迅速、详细,受益匪浅。我还记得有一次科学讲座,台下一直问了将近二十个问题,直到没有同学举手才结束;院士也曾真的会花十几分钟,不厌其烦地为我解释一个十分基础的问题,直到说清楚为止;我还多次与不同老师、助教一起在食堂吃饭,与他们谈论让我了解了很多方向的基本原理,给我的启示很多很多。

        国科大的课堂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我们学校课程是很深很宽的。我主修化学,同时可以学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系的专业课,每一门课难度都不低于甚至超过国内最顶尖的高校。并且,我们大一的每一门基础课,从数学分析、代数,到力学、热学、化学原理,都有院士教课。外界对此颇有质疑,认为学生与院士难以交流,让院士教最最基础的课程是浪费资源,不一而足。实际情况是,创造知识的人讲课,不论是内容的组织,还是观点视角,都与教授知识的人截然不同。负责本科教学的席南华院士说,知识就像海滩,从浅的地方往里走一点点就会很深。事实上正是如此,我所选的课程中,袁亚湘院士的数学分析课融入了实分析、微分流形、几何拓扑、运筹学、不动点理论的许多基本观点,李永舫院士结合他对光化学的研究,对化学原理怎样指导实践、怎样修正、实验室怎样操作等都有丰富的补充,激发了我们对化学的浓厚兴趣。

        院士课只是冰山一角,我们所有课程都是无与伦比的精彩。杨义峰老师的热力学课程,一切从概念出发,深刻地剖析了熵的概念的历史、内涵和外延;冯琦老师研究逻辑学与集合论,他是如此的严谨,以至于说的每一句话都不能颠倒顺序,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且,这些可亲可敬的老师们对待我们的课程异常认真,他们上课从未迟到,讲义亲自写,作业题从大量范围中一道题一道题地挑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袁院士曾凌晨四点赶飞机,精神矍铄地给我们上课,然后再飞到另一个城市参加另一个国际会议。一提到这些,我不自觉热泪盈眶。

        国科大对人文素养的重视程度超乎我之前的想象。我们学校人文的重头戏是政治课程,第一学期的《近代史纲要》是著名历史学家雷颐教授,他是近代史的专家,一言一词意蕴深刻隽永。对我影响尤为重大的是,李鸿章一寸一寸推进铁路和电报合法化,这让我思考抓住时机的重要性;清政府和商人的斗争产生了“官督商办”的形式,这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这启示我不能只从历史角度理解政策;老师对辛亥革命的过程的详细阐述,让我意识到富商起到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能决定政权的兴衰。第二学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内容可谓博古通今,从古希腊的幸福观,谈到恋爱心理学,从启蒙运动,谈到程序正义;《形式与政策》则请了知名军事专家罗援中将、全国人大财经委尹中卿副主任,讲中国的对内对外政策,其水平之高,内容之广,无以言表。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丰富的人文选修课,如电影美学、中外美术欣赏、中外音乐欣赏、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历史与文化、青年心理健康等等,数不胜数。

        国科大的讲座也是水平超高、无可比拟的。我在大一一年就聆听了丁肇中、杨振宁和丘成桐的讲座,毫不夸张地说,这几个讲座就足以改变我的人生。

        丁肇中反复强调,他很早认识到人生只能做一件事情,正是超乎常人的专注让他在较困难的实验室中做出了诺贝尔奖的工作,让他一生中做实验从未失误,成为实验物理界的领袖,甚至说服美国国会修改法律为他的实验让路;他不懂的东西就说不懂,台下有同学问他有没有什么话对青年人说,他说“我没有什么话要讲”,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杨振宁在中学时就认识到了直觉和理论的关系,大学时他与黄昆、张守溪讨论,号称“三剑客”,结果三个人中出了两个诺贝尔奖;后来他选定了四个研究方向中有三个都有重要发展;这几个题目他博士时努力研究但是没有弄懂,可是后来新办法一出现他马上做出了极为重要的成果。他还和深入讨论了中西方大学的优劣,推演法和归纳法融会贯通是非常占便宜的。点点滴滴教诲都对未来有指导作用。

        丘成桐讲座题目是“数理与人文”,贯穿始终的是,他认为感情是创作的源泉。他从多个角度探讨二者的关系,尤为精彩的是,他找到了苏轼《洞仙歌》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性原理、曹雪芹《红楼梦》与Well用代数几何研究数论之间的情感共鸣,结束时他意味深长地说,自然是永远不会丑恶得,只有对自然界绝对信仰,才能避开守旧的桎梏,超越前人。

        这一年我聆听的大小科学讲座有四五十个,所长、院士居多,笔记积累下来有二十多万字。我们每周还有人文讲座,内容就更广泛了,讲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研究院音乐所所长田青,中国传统文化的台湾学者龚鹏程,将国家科技战略的科技政策局局长曹效业,还有讲博物学的刘华杰教授,讲天人合一的清华大学卢风教授,等等,眼花缭乱。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四百多个非常杰出的科学家中选择导师,全部都是“杰青”、“百人”、“千人”和院士,而且除了院士名额限制以外,我们的第一志愿几乎全部被满足。我曾也疑惑,这些“牛人”真的会有时间管我们吗?我的导师是化学所的王建平教授,我与导师的初次见面,他就抽出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来解答我提出的问题,并且详细询问我关于学校的情况。之后我时常去旁听他们课题组的组会,在组会上他会额外地为我解释很多他们领域再浅显不过的原理,让我对多维红外光谱的用途和前沿困难有了深入的了解。每每我给他发的邮件,第二天就能得到回复。他出乎我意料的热情和重视让我非常感动。

        数千字难以说清国科大的方方面面,我只挑选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方面介绍,并且以上的内容绝没有半句虚言。诚然,国科大本科部成立不久,社会影响力等等还需要时间的积累,但是对于每一个热爱科学的人来说,这里就是天堂,这里通往彼岸,这里阳光灿烂,这里星光璀璨,这里,是离梦想最近的地方。


本文由 汪诗洋 授权 赛氪网 发表,并经赛氪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赛氪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saikr.com/a/2086
收藏
分享
别默默的看了,快来和大家聊聊吧,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立即注册
打赏
汪诗洋
打赏金额(金额:¥0)
给Ta留言
赏金已入袋,多谢!(*^__^*)
赛氪APP全新升级 反馈 下载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关注赛氪订阅号 微信服务号 关注赛氪服务号
购物车
顶部
温馨提示

非常抱歉!本站不支持旧版本IE浏览器~~建议使用IE10/IE11/Chrome/Firefox/Safari等高级浏览器浏览。

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帮助与反馈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