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模新人中起飞——2014 CUMCM 国二分享

  • 数学建模 高教杯 国二 经验分享
刘畅·西南交通大学
2015-02-22
阅读数2827

        首先呢,LZ是大二的,其他两名队友也是大二的。从大一开始,我们的目标便坚定不移:为了夺奖!虽然说着不太好听,但是对于新人们来说,尤其是大一的同学,也许能有一点启发呢。

        刚入大一的时候,我记得当时对数学建模,对竞赛都没有任何的概念。记得在初中,高中,一直都是看着很厉害的同学在做竞赛,拿奖,也没有想过自己可以像他们一样。数模的第一认识,是我在国庆去游玩时一起认识的一个学长,他在13年CUMCM中夺得了B题国一,当时就是觉得非常厉害,也想要尝试一下,于是学长就推荐了一些我们看的书,比如《数学模型》《数学建模方法与应用》《MATLAB在数学建模中的方法与应用》之类的,还推荐我从最简单的SPSS开始学起,原因呢~很简单,“校赛是新人试水的好地方,总有一题是大数据的统计类的题目,用spss很好做~”。这次旅行回去,我便开始了数学建模的学习。一开始肯定和各位大一的小同学一样,高数才刚学了积分,线代才刚学了矩阵。刚开始看的数模书,什么都看不懂,什么都不懂,一头雾水,晕乎乎的的傻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PS:现在想起来,三个人应该各有分工,但也要相互涉猎对方所分工的领域,比如我学建模+论文,当然也要涉猎一点编程。程序猿学算法,当然也要懂得一点模型。还有一位同学,其实在我们队里很奇怪的存在,是专门为我们查资料,画图,做PS的,我们戏称他图像工程狮,各种不好画的图都能被他一一搞定还做的很精美。。。当然,我认为拿奖的关键也在于最后一个人,有好图和好的论文排版以及表格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好!所以我们队其实是两个人在做数模,另一个人负责美工。)这里丢个简图:

QQ图片20150222110630.png图1:随便看看

        就这样,第一次的校赛开始了,组队上刚开始为了时间好分配,空闲时间尽量放在一起,选了同一学院的队友一起做了一次,还记得当时一头雾水,什么都不懂,大晚上的还跑到人学长宿舍去追问到熄灯。。当然,这一问就通了,说实在的,有人带着学一天比自己学一个礼拜都有用。最后,参考了别人的论文手法,校赛也取得了不错成绩。

        后来我们换了一次队友,原因很简单,不同学院的在一起知识涵盖面广,而知识网覆盖的越广,对解题思路的多样性就越有用,于是我们便有了车辆工程、电气工程、通信工程组成了一队。由于我们之前秋季校赛的选拔,进入建模的培训团队,每周末都开建模课,每个礼拜都有作业。每一次我都很认真的参加培训,很认真的完成作业。在那两个月里,是我真正学到东西的日子,当然,成绩也给影响了许多。

        在这两个月里,我们明确了分工,如下:

        队长1:负责60%模型建立,100%论文写作与排版。

        队员2:负责40%模型建立,100%的算法设计编程。

        队员3:负责100%的图片制作,辅助讨论模型,辅助写作。

        这两个月里:我们大致掌握了几类题目:1.统计 2.优化 3.评价 4.预测,还试水了“机理建模”,当然是被解各种偏微分弄得晕头转向,为此还专门去学习了解微分方程组,差分法解偏微分之类的云云。。现在说来,那段日子让我们进步颇多,所以学弟学妹们一定要有明确的分工! 推荐论文写手由做模型的队长去做,不然单独的写手在和建模手交流的过多,会影响比赛进度以及建模手的思维。。所以哈,一人做事一人当,自己建的模型当然自己最清楚哈。

        经过了这样缜密的部署,参加春季校赛的时候也着实把我们给惊了,一等奖里没有大一的小同学,二等奖里面仅此我们一队大一的小同学,TAT 从此走上了建模狗的不归路。当然,好成绩背后也是离不开我们自己的努力的。我掌握了优化模型,统计模型,预测模型,程序员掌握了评价模型,图论,排队论,网络流,也涉及了一些智能算法,比如 遗传算法,神经网络,蚁群寻优,元胞自动机之类的高大上算法,这为我们的建模路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于是,五一联赛苏北赛得奖也就顺风顺水。

        最后到了最艰难的国赛培训,为了参加国赛,我们三个参加了暑期国赛集训。也就是这个时候我们三个人当中有一个人出了很大的问题,不愿意参加集训。由于校内选拔队仅有35个位置,要根据4轮培训成绩来分配。而我们,只有两个人。所以那段“座位争夺战”的日子里,太苦了,每天没日没夜的做模型,由于没有程序员,我们的编程进行的异常吃力,全靠现学现卖套用程序模板。模型的灵活性在程序里全没体现。不过最后,我们还是艰难的熬了下来。抢到了第34个位置,真是有惊无险。

        也就是最后这次人员上的重大问题,让我们在国赛中异常艰辛,虽然程序员回归参加比赛了,但是比赛进行的并不顺利。一路上坎坷,模型出了程序算不动,出现错误,我们都在不停地调试不断地修改。最后,交上了一份模型满意但是程序算法十分不满意的答卷。这让我们都非常沮丧,所以结果也很自然,没能参评一等。

(PS:团队合作问题真的非常非常重要,一直以来我们都存在着不太和谐的问题,谁都不服谁。不过还好,我们也有一个共同点,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为了得奖!也许有人说这样的做法过于功利,但是这里我必须得说,如果不是这样的目标,就不会去逼自己学,也不过有如今的收获,现在回头看,过去那些功利的想法已经不再,但是他带给我了很多。)

        从比赛的角度上来看

            努力<=发挥出100%水平。

            逼自己>=发挥出100%水平。

        我们正是为了目标而逼自己,才走到了今天。


最后,以下是LZ从大一开始,到现在大二取得的成绩。

 

2013.11     秋季校赛          二等奖

2014.05     春季校赛          二等奖

2014.05     五一建模联赛   一等奖

2014.09     国赛                 二等奖

2014.11     秋季校赛          一等奖

2015.02     美赛                 嘿嘿还没出~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LauCoeng

 

 

本文由 刘畅 授权 赛氪网 发表,并经赛氪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赛氪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saikr.com/a/1391
收藏
分享
别默默的看了,快来和大家聊聊吧,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立即注册
打赏
刘畅
打赏金额(金额:¥0)
给Ta留言
赏金已入袋,多谢!(*^__^*)
赛氪APP全新升级 反馈 下载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关注赛氪订阅号 微信服务号 关注赛氪服务号
购物车
顶部
温馨提示

非常抱歉!本站不支持旧版本IE浏览器~~建议使用IE10/IE11/Chrome/Firefox/Safari等高级浏览器浏览。

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帮助与反馈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