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教社杯”数学建模国家二等奖——经验分享

刘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5-02-17
阅读数1701

        这次我很荣幸能够获得“高教社杯”数学建模国家二等奖,自己的努力是一部分,最重要的还是老师的指导。我认为,要想在比赛中取得成功,最重要的还是要有足够的耐心,能够持之以恒。学习的过程是漫长的,获取结果却只是那短短的三天时间;无论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是参与的过程。

        初次接触

       我 起初参加数学建模,只是对数学有兴趣,而在培训过程中发现,这个除了用到数学中概率论方面的知识,但还涉及到编程、写作的问题。而且,在学校的培训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某些知识的缺乏而产生退缩的想法,但最终还是坚持下来。

        培训

        我们的培训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自愿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建模培训,经过几个月的培训,通过老师任务完成情况,选取大部分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数学建模校赛;第二步:通过校赛,选取获得奖项的多支队伍,分配指导老师并进行暑期培训,通过暑期培训再参加国赛;第三步:在比赛的过程中,指导老师为我们提供指导,为我们的论文进行纠正与修改。

         组队

        最开始,我们根据建模的需要由本专业的三个人组成,而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渐渐意识到自己某方面的缺失,而对本组有了新的调整,本队伍的一名成员选择退出,我们又重新找了一名队友,组成了我们最终的队伍。

        国赛

        第一遍看过赛题,就一个感觉,A题看起来熟悉些,看似好下手,属于纯物理题,但感觉过程分割的比较多,处理比较困难;B题是一个动态过程,看上去无从下手。搜了文献后,发现A题能找到些文献,但B题只能找到桌椅的动态过程,但一篇文献都找不到。一个早上我们就在纠结选哪个题中度过了。由于时间有限,我们投票决定,我们两个女生对B题的动态过程实在想像不出,而对A题却有思路走下去,最终选择了A题。

        题目定下后,最重要的是文献的查找,它能给我们提供新颖的思路,这就用到了中国知网的帮助,根据关键字查找,通过一篇篇文献的阅读,明白A题的解题方法;并且我们在粗避障与精避障阶段,使用了我们新用的九宫格螺旋搜索法,最终找到落地点。

        其实,比赛期间,最难熬的是最后一天晚上,尽管我们早早的将论文初稿确定,但其中存在的问题很多,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不断的修改更正,在第二天凌晨五点才定稿。越是接近交稿时间,就越是紧张,好在最终完美落幕。

        以上就是我的经历了。在比赛中,我们是一个团队,在平时就要注意培养团队精神,此外,论文的书写排版很重要,word的排版技巧一定要熟练掌握,多阅读一些优秀的论文,学习他人的精华之处。

        在比赛时,大家一定要此外,注意对赛题的把握和理解问题,我们就因此在比赛中出现了一小段插曲;摘要是文章的重中之重,大家要重点花时间写,至少需要3~4小时,因为摘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比赛的成绩。论文一定要简洁明了,不可冗余,将结果全部显示出来。

        谨以此文献给我亲爱的队友,指导老师及所有教给我们建模知识的老师们,谢谢你们!

本文由 刘琴 授权 赛氪网 发表,并经赛氪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赛氪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saikr.com/a/1347
收藏
分享
别默默的看了,快来和大家聊聊吧,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立即注册
打赏
刘琴
打赏金额(金额:¥0)
给Ta留言
赏金已入袋,多谢!(*^__^*)
赛氪APP全新升级 反馈 下载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关注赛氪订阅号 微信服务号 关注赛氪服务号
购物车
顶部
温馨提示

非常抱歉!本站不支持旧版本IE浏览器~~建议使用IE10/IE11/Chrome/Firefox/Safari等高级浏览器浏览。

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帮助与反馈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