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能够拿到“高教社杯”数学建模国家二等奖真的出乎我们全组人的预料。这次我们选择的A题对我们来说比较棘手,我们很多次都曾想过放弃这题,甚至于放弃这次比赛,但是队友之间互相的鼓励,大家集思广益,让我们坚持了下来。数模比赛里实力很重要,但是每个队员摆正自己的心态是充分发挥实力不可或缺的前提。心态对了,实力充分发挥了,就不会留下遗憾了。
我是从大一下学期开始接触数学建模的,那时候对数学建模并不是很了解,但是很有兴趣,兴趣可能是源于我对数学究竟如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个问题的好奇。大一的暑假我参加了学校数学建模协会组织的为期一个月的暑期培训,刚刚进入实验室机房的我,对于数学建模该做什么一无所知,跟着学长学姐只能边看边学。但是我没有放弃,那时候我是第一次接触MATLAB这个软件,很多工具箱都不会用。热心的学长学姐给我推荐了一些MATLAB的书,刚刚开始遇到问题我会去请教学长学姐们,到了后来,我学会了有问题自己去那些书籍里面寻找解决办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长们教的只会是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法,但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我们自己去培养,我想这也就是这一个月数学建模培训的一个目的吧。
数学建模培训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让我们可以见识到更多的不同 方面的问题,数学建模的题目涉及工业、农业、工程设计、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生物医学和社会事业等很多方面,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涉及的方法就更加多了,几何理论、统计概率、优化方法、排队论、时间序列和神经网络等等。见识的问题越多,运用过的方法越多,这样在比赛中哪怕遇到从未见过的问题你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尝试,没有什么问题可以一蹴而就,不断地尝试才能寻找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建模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更加合适的解决办法,只有最优策略。
竞赛的结果有的时候并不是最重要的,我参加过二次数学建模比赛,但是第一次并没有获得任何奖项,但是这并没有打消我对于数学建模的热情,我喜爱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合作的过程,我享受那一个月的时光,数学建模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三个人是一个team,一个月的时间需要我们彼此去磨合,我们要学会发现彼此的优点、缺点,用别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缺点,数学建模一般需要建模、编程和论文三个过程,我们要去负责自己熟悉和擅长的方面,这样才能提高效率,毕竟比赛只有三天的时间,越往后越是需要争分夺秒。
比赛中组员之间出现分歧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次比赛中在处理某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三个人就曾因为各执己见,导致题目的进度停滞不前。大家对于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而不同的看法和尝试正是解决问题的线索,不要去全盘否定别人的想法,要给每一个想法尝试的机会。因为你不尝试不会知道这个方法是否可行。出现分歧时我们要从别人的角度去尝试别人的方法,要去试着介绍自己的方法给别人。数学建模需要的是团队合作,靠一个人是不切实际的。
数学建模中论文的写作将会直接影响到一个队伍的结果,它关系着队伍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否完全传达给阅卷的各位评审。我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把写好论文给老师批阅时候,整篇论文没有一个地方是完整的,被教授标记的体无完肤,不管是摘要、正文、格式还是附录全部存在问题,那时候确实很失落,但是我并没有放弃,并没有觉得自己不适合写文章。我按照老师的要求一点一点的修改。改了还是有问题,继续改,虽然这个工作很枯燥,一直在重复做同样的事情,但是我知道自己在做的事情是整个组的心血,需要我用耐心去慢慢修改,更何况我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可爱的小伙伴们。
谨以此文献给我可爱的队友们和在培训、竞赛期间陪伴、帮助我们的老师们,谢谢你们!
非常抱歉!本站不支持旧版本IE浏览器~~建议使用IE10/IE11/Chrome/Firefox/Safari等高级浏览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