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接受赛氪网的邀请,讲述一下自己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中获得一等奖的感言。
去年十月下旬参加了山东省的预赛(数学类),虽然当时身边大部分同学都没有做什么准备去裸考,并且在充斥着去水一水的心态的环境中,我没有那么掉以轻心,还是拿出来了一些时间把大一、大二上学过的数分高代和解几看了一遍,因为忙于当时学期的学习,所以也并没有拿出特别充足的时间去准备,只是把书看了一遍。不过这还是很有用的。预赛感觉只做来了一个完整的大题,其他的题目都做上了一部分,或多或少,不过没想到考的还不错,拿到了全省第三。主要感觉还是大一的积累,以及后来大二暑假因为参加过一个暑期学校把高代又认真的学了一遍。如果看累积效应的话,这种竞赛是很难靠临时突击补习考出来理想成绩的。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来说,难度在于如何在预赛中取胜,以山东省为例,上千甚至几千个人里面,按照25%*20%的比例,想拿个省一应该是不难的,但是要在这些人里面考到前五名争取到去参加决赛的机会才是困难的。
对于大学数学专业而言,我觉得很重要的在于温故而知新,在你没有什么基础的时候,课本上的例题或者吉米上题目的解题思路很多都是很有启发性的,它们可以给你很多做题的灵感(说到底还是要多做题啊)。在第一遍学习一门数学课程的时候你可能会有很多不是很理解的地方,当你认认真真学过去一遍再回头去看当初那些坎坷,你会发现很多问题都会变得明了很多。如果你当年学的教材足够好(或者说足够难),那么你只需要再把当年做过的习题再看看做一遍就差不多了(希望当年你是把课本习题全部都做过,而不是只做了一部分),但是如果当年的训练不够的话,或许你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去巩固基础。我写下这篇文章是7.24,如果你从现在就盯准了接下来的竞赛,两三个月的时间刷题准备,即使不成功,你的做题水平也会提升很多。曾经有一位学长大学毕业即将进入基础数学研究生学习的时候他的一位老师送给了他一套吉米多维奇,寄望于打牢基础。我也颇受感动。丘赛里面同样有类似的话,希望能够扎扎实实的把题目做好做会。那些基础题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如果说到技巧,有一点也值得一谈,那就是往年的数竞的真题。希望能把往年的题目认真做一遍从中获取灵感,我在去福建的高铁上看过一些题目。在考场上,有一个是通过分类讨论,我解决了一个n边形问题的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正n边形,至少可以拿到一部分分数,对于一道满分20,总分能考到50+就有机会拿一等奖的竞赛,或许这一部分分数是有一些分量的。还有一道高代题目,基本的Jordan基本定理和Cauchy-Schwarz 不等式就是这一整个题目的关键。
其实整体而言,我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的获奖或许有不少运气的成分。大家都知道决赛要考3门加上六选三,然而我的最终卷面上似乎只做上了数分高代和解几的题目,其余的科目,抽带复变实变概率微几我几乎都没有看(有时间原因也有个人原因),所以那些题目,即使当我看到并且意识到它们只不过是课后习题甚至更低的难度,我依然没有写什么,因为连基本的概念都忘了。虽然拿到了一等奖,但我也只是压线而过,抓住了前十名的尾巴而已(我决赛成绩55,分数线是50)。当真说到认真准备这样的一个竞赛,还是要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复习,因为这个竞赛的题目并不是那么的难。另外一个因素,是因为各个赛区参加决赛的人数的限制, 北京那边清北的名额也有限,当你看一下历年一等奖获得者所在大学清单,尤其是你若能注意到丘赛的历年奖项获得者,或许你会更明白你要竞争的,不仅仅是试卷上的题目,更在于你的对手有多么强大。
努力学习,永远是你立于不败之地的源泉。祝你们好运。
非常抱歉!本站不支持旧版本IE浏览器~~建议使用IE10/IE11/Chrome/Firefox/Safari等高级浏览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