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大学生(特别是一线城市的大学生)总是试图第一时间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毕竟,在高考之前大家的目标都很确定——决胜高考嘛!而忽然之间进入不确定的状态让大家异常紧张,生怕自己不小心就是混日子了,生怕自己会走弯路浪费时间,生怕自己在未来被同龄人们甩过落后,生怕自己到了30岁还一事无成。
然而需要泼冷水的是,除了少数天赋柄异的人,大多数人几乎不可能很快知道自己的方向和适合。原因很简单,这种结论一定是建立在充分的信息获取上,你经历过足够的行业岗位、面对过足够多的人、品尝过社会的人情冷暖……同时真正了解你自己脑壳里装的是什么,而不是你以为是什么。这样一个信息收集获取的过程太漫长。很多时候,你只能不断试错,知道自己不适合什么,或者不断发现自己的具体优点,从而慢慢接近自己的内心。
这个过程太漫长曲折,可是如果你跳过这个过程直接断定自己的方向,那么很可能是在自我暗示进而自我设限。更多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大家公认的赛道(比如金融、医生、互联网、公务员、外企)拼命地奔跑,早早地认定自己想要的就是那个。
可这真的是你想要的吗?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人觉得自己适合做sales,因为比较喜欢与人沟通。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你的与人沟通,是沟通信息道理,还是沟通情感私利呢?
你的与人沟通,是与什么样的行业,什么样的公司,什么样的人沟通呢?是与小公司个人还是和大的集团呢?
别小看这些区别,有一点对不上,都可能使后头的销售经历撞一鼻子灰,甚至灰心丧气认为自己不适合销售。
其实只是没找到对位的领域而已。
反过来说,如果凑巧两者能对上,于是销售顺风顺水,便一厢情愿地以为自己是天生的销售高手的话,后面一定要吃大亏。
有些弯路总得走,有些学费总得交,人生就是一边收获丰富的教训、一边拼了命的学习思考、在所有的挫折面前不放弃、去接近那个可能的正确结论,最后能否到达还得看运气的成就。
而90%的人,后来都放弃了,或者没有目标开始混日子生活,或者选择了大众公认的那个目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
所以少年啊,不要那么焦急,不妨慢下脚步,拥抱这所有令人恐慌的不确定,一边欣赏这一路所有曾被你忽略的风景。
本没有方向,只是人一定要折腾出方向,虽然很难,但难就是一种人生嘛!
非常抱歉!本站不支持旧版本IE浏览器~~建议使用IE10/IE11/Chrome/Firefox/Safari等高级浏览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