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数模路上的点点滴滴

  • 201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李桂香·昆明理工大学
2015-02-18
阅读数1456

    201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给了我许多感悟,让我成长了许多。当得知我们队伍获得全国二等奖的时候,真是欣喜万分,第一次参赛就得此成绩,心情特别激动。刚开始接触数学建模时,对它即畏惧又渴望。当深入以后,对它是又爱又恨。但是,我想说:数学建模,感谢有你!

    以下是我从想参加数学建模到参加数学建模的整个过程,也是我们队在数学建模路上的成长历程。与对数模感兴趣的同学分享一下。

 

1队员的选择:

    之前只是了解过数学建模,并不知道数模的整个流程,更没参加过数模竞赛。之所以参加了此次的数学建模竞赛,要感谢我们队的一位队员,是她跟我说了校级数模赛,让我开始认真而又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什么是数学建模,如何进行数学建模。当决定要参加数学建模时,我们只有两人,我比较喜欢数学知识,负责模型的建立,而告知我建模赛的同学,她文笔比较好,负责论文的书写。此时我们知道缺少了一位了会算法编程的队员,又因为校赛在即和便于交流,我们找到了自己班级的一位同学,他的计算机使用能力比较好。就这样,我们的队员齐了。

 

2初接触:

    组队要根据分工而来的,三个人要具备一个数学功底深厚,理论扎实,一个擅长算法实践,另一个是写作,并能弥补专业知识不足。对此,我们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三个是同一个学院同一个专业同一个班的,并且我们专业与数学和计算机的关联不是很大,这使得我们刚开始接触数学建模变得迷茫、不知所措。但是我们有一种必须参赛的意念,我们不求能在校赛中获奖、取得好成绩。我们的目标是国赛,我们想可以在暑假中不断充实我们自己的建模、编程和写作的知识和能力,希望能在国赛中正常发挥,当然也期待着超常发挥,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运气。对此,我们从图书馆借来了许多关于建模的书籍,上网查找和下载了一些相关内容,对于刚接触的我们,看到这些真的很迷茫,可以说“一窍不通”,可是我们对数模又充满了新奇和向往,我们不放弃,努力着,从迷茫中摸索。就这样,我们开始走近数学建模,探索数学建模,了解数学建模。

 

3校赛培训:

    当我们听知有赛前的培训时,整个人、整个队都好了,因为培训可以说能给我们指个方向,让我们知道怎么去学习相关知识,怎么团队内分工,怎么在这么短的三天内完成整个建模,怎么才能高效率!共有五次培训,培训中涉及到的回归分析、优化问题、图论、论文撰写以及遗传算法等,这五次培训可以说给我们学习划了重点,可是仅靠听听培训的课肯定是不够的,在课后得要回顾和延伸,才能掌握这些知识并活用。

 

 

4第一次参加校赛:

    这次的数模赛是我们学校第九届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同时也是我们第一次参加的数学建模竞赛,可以说这次竞赛是我们前方的一堵墙、一座山,更是我们在建模路上的垫脚石,它可以激发我们学习的兴趣和面对建模随之而来的激情。在学校的竞赛中,我们拿到题目,真是束手无策,一点思路都没有,不知道该怎么去划分题目的类型,更别说用什么方法去建模,面对这样的困难,我们查书、查文献,希望能够找到相关的内容以便于更好的理解题目,可是我们错了,三天时间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排,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去建模,于是我迷茫了,不知所措了。由于我是负责模型的建立,面对这种情况,我也很自责。最终我们选定了A题,使用了模糊数学和聚类分析来建模,完成了模型建立的一步,此时我们也在怀疑这模型建立的合理性,总感觉有些方面不妥,可是又不知该怎么去修改和更换。接下来需要模型的求解,队员对matlap的使用并不熟练,也不是怎么熟悉,这也增大了我们对完成论文的难度。最后求得结果,也确定了之前的想法,模型不太合理,此时已快到了提交论文的时候了,可我们还是那么不清晰,最终我们提交了此份论文,我们对它并不怎么有信心,可是提交后我们感觉心情不是沉重的,而是愉悦的,因为我们通过这次竞赛学到了很多,也成长了许多,更为下一次的竞赛做好了铺垫。

 

5赛事结果的复杂心情:

    果然,结果下来了,我们没获奖,不管怎么说,心情总是会有点失落。但是,很快我们调整了过来,将这种失落的心情化为了动力,因为我们还有国赛,我们的目标在国赛上,我们渴望能够参加。就这样,我们没了失落,更多的是动力。国赛,我们来了!

 

6为参加国赛的准备:

    校赛结束了,暑假到来了。这个暑假是为我们可以很好的参见国赛而准备的,在暑假里,我时刻翻着有关建模的书,查找有关建模的资料,学习以前的优秀论文,同样,我的队友也在时时刻刻准备着,学习着。

 

7国赛前的培训:

    此次的国赛前培训内容与之前的校赛前培训内容有好多相似,使得我们在知识点的掌握上能够更好的把握。涉及到了回归分析、优化规整、论文撰写的注意事项及数理统计等。这次的培训,让我们对建模方面的知识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有利于紧接而来的国赛。

 

8参加国赛的过程:

    参赛前一天,我们休息好,为紧接而来的201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做好准备。当拿到题目的时候,首先将两个赛题都看了个遍,A题给人的感觉很熟悉,看似很好好下手,毕竟学过物理,对物理知识还算了解,但此题难度并不是表面的,仔细思考会发现到后面难度会很大。对于B题,看似无从下手,可是仔细分析后,可将其离散的转换为连续的列解方程,通过遗传算法便可迎刃而解。看完题目之后,我们查找大量文献,可是A题很容易就能找到些相关文献,但B题的文献一篇都没找到。就这样,我们一直纠结着如何定题为好。最终,在与队员的讨论之后,我们知道对于A题,我们可能会很快完成前两题,但是第三题会成为一种最大的障碍,甚至会前功尽弃,于是我们选定了B题,因为B题在讨论之后,我们有了一些思路,可能并不是很好的,至少可以慢慢地做出来,在建模过程中再经过完善和修改,可能会出其不意,于是对B题的选择又坚定了下。我们知道,查找文献是决定参赛论文起点高低的关键。可是我们队在文献查找方面并没有什么经验,所以B题的没有参考文献,甚至不需要参考文献,让我们感觉在这方面我们“弥补”了。就这样,我们用了第一天,这一晚上之后我们就回去好好地睡一觉。

第二天,开始模型的建立,在建模的过程中,我们也是边思考讨论边修改着模型,把一些想法记录下来,用到模型中,在第一题上我们花费了一天多,因为这一题是关键,它与第二题第三题密切相关,为了很好的完成这一题,我们顿时用了两种解法,可是都有利有弊,这让我们在纠结之后,顿时眼前一亮,何不两种解法都用上,之后进行比较,更能突出解题的严谨与不同。在使用第二种方法时,我们不知道如何去描述具体的过程,于是我们从图书馆内找来相关书籍,现学现用,最终在第三天上午完成了第一题的解答。当然,第二天的晚上我们也是整到很晚,回去之后更是讨论了许久才睡觉。这一晚我们是睡了,因为第三天晚上是要通宵的,我们得养足精神,打好最后一仗。

到了第三天中午,在第一题上先松了一口气,可是想到还有两题,而时间又这么紧,感到火烧眉毛了。这时三人的分工要发挥很大的作用了,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完成。于是我负责建立模型,我的两位队友分别负责编程和撰写论文,我们也是各自做自己的同时也在讨论着,都互相给着意见和建议,减少后期检查和修改的工作,毕竟时间已将近。就这样,我们在接近提交时间。粗糙的完成了,检查的时间可以说是很少很少,我们只能把这不足的时间留给了格式上的修改。由于前期工作的细致使得我们的论文还算不是糟糕的,我们知道至少我们完成了,结果怎么样,就只能耐心地等待了。

 

9赛后的轻松与愉悦:

提交完论文后,我们轻松了许多,感觉没了忙碌,整个人都是好好的!这时才感到了疲劳,可是这过程真的很感激,这三天是不一样的三天!回顾这不一样的三天,我们收获最大的就是,不放弃,要坚持,团队间的分工合理、团结,在时间上合理把握,如果出现了不合理也不要灰心丧气,只要坚持就会有希望。

在这里很感谢我们的两位队友和我的指导老师,谢谢你们!正是队员间的坚持与合作,正是老师的鼓励与指导,才让我们取得了现在的成绩。

 

对此,结合以往的参考内容做出以下总结:

1摘要很重要

摘要写问题的描述、解决的办法、简要的模型、主要的结果。页面占一页的2/3-4/5之间。

2)模型假设

充分消化信息,抓住主要因素,作出恰当假设。为将要建立的模型确定一个边界较清晰的环境

3)选择模型

选择模型时不一定是最佳的,但一定在结果分析时能够自圆其说,结论也就各不相同。

4建立模型

模型要充分简化,以便于求解;同时要保证模型与实际问题有足够的贴近度。

5论文的流畅性

建议在一个组中选择一个写作较好的执笔、一个数学好的建模、一个计算机好(应用LingoMatlap 、SPSS好的),不断修改、填入新的计算数据或模型

 

希望对看到的是各位有点用,给大家一个参考哈!


本文由 李桂香 授权 赛氪网 发表,并经赛氪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赛氪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saikr.com/a/1373
收藏
分享
别默默的看了,快来和大家聊聊吧,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立即注册
打赏
李桂香
打赏金额(金额:¥0)
给Ta留言
赏金已入袋,多谢!(*^__^*)
赛氪APP全新升级 反馈 下载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关注赛氪订阅号 微信服务号 关注赛氪服务号
购物车
顶部
温馨提示

非常抱歉!本站不支持旧版本IE浏览器~~建议使用IE10/IE11/Chrome/Firefox/Safari等高级浏览器浏览。

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帮助与反馈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