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初次参赛必看的备赛指南!逢山开路,遇水填桥!

MathorCup
2022年11月29日 11:30

图片

开赛时间越来越近,有很多同学前来询问:

没有相关竞赛经验可以参加竞赛吗?

第一次参加这类竞赛应该怎样备赛呢?


因此组委会今天邀请到了2021年MathorCup大数据竞赛的获奖选手,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武希希同学分享她的参赛经历,希望可以为第一次参赛而担忧的同学们带来鼓励和能量,帮助大家更好的进行备赛!

图片





组队经历


自己是个第一次参加建模比赛这种团体赛的小白,在负责这个赛事的老师推荐的组队群里我寻找到了两位可爱的小伙伴,我们意见达成了一致——愿意为了这个比赛献出寒假玩耍时间去学习建模所需的软件应用,编程建模方法等相关知识





学习经历


想到大家都是第一次参加建模比赛的小白,因而选取了这个特色,将队名命名为“一清二白studying队”。

虽然自己在学校的专业课课程中学习了一些perl编程,python编程方法和数据结构中的算法,但大都停留在理论并为付诸于实践,因此对建模比赛还是心中犯怵。幸而两位队友对编程运用比较熟练,我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队里面主攻论文,辅助建模的队长了。

分析了赛道A和B这两个竞赛题目的利弊之后我们协调统一了意见,一致决定选择赛道A。之后就开始了我们的建模之旅。

我们用QQ群内开语音会议方法,确立了参赛的整体建模流程—负责论文的我先找文献,学习往年的优秀论文格式和方法,并将文献中的算法标出供主攻建模的队友来学习借鉴,将文献里的代码标出供主攻编程的队友学习,省去了这两个队友的搜索时间。

之后我们商讨出解决此竞赛题目的关键步骤—1.数据清洗 2.数据建模 3.代码实现 4.数据结果分析 5.论文呈现。我们在整个过程中根据整个竞赛题,来提出一个个细节问题并商讨出思路与解决办法。

竞赛路上就应该如此由繁化简。虽然我们未曾用过spss软件,但我们在网上积极寻找该软件如何分析数据的操作方法终于得到了我们想要的结果。竞赛路上就应该如此逢山开路,遇水填桥!





感想心得


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即使少数人能方方面面都顾全,却也已身心俱疲。并且每个人因为所处环境,经历和专业的不同,每个人思考问题的角度都不尽相同。正所谓 “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可见集结每个人的优点并且来一场思想与思想之间的交流碰撞才会使自己的团队所做出来的结果更优秀。

大数据竞赛带给我的不仅是奖项,更多的是在竞赛中建立的学习思维,以及许多在课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

希望大数据竞赛越办越好,也希望今年参赛的学弟学妹都能相信自己,相信队友,即使初次参赛也能发挥出自己的实力,冲击最高奖项








竞赛介绍


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教技〔2018〕3号,鼓励对计算机专业类的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进行调整和整合,鼓励各个领域与大数据进行深度融合,通过大数据技术促进各领域的发展。



MathorCup高校数学建模挑战赛组委会决定在“MathorCup高校数学建模挑战赛”中增加大数据专题赛项—“大数据竞赛”

竞赛以企业真实场景数据为基础,面向全国高校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共同探索数据科学的应用实践,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发展。





竞赛报名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报名:

图片

或复制下方链接进行报名:

https://www.saikr.com/vse/bigdata2022





参赛对象


中国及境外在校学生(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

具体要求如下:

(1)可以自由组队参赛,每个参赛队伍人数可为1–3人,参赛队员必须全部为在校生,允许跨年级、跨专业、跨校组队。

(2)参赛组别的确定依据是团队成员中的最高在读学历

(3)每支队伍允许最多有一名指导老师,指导教师须为全职高校教师。





大赛奖励


(1)金银铜奖

所有参赛队伍(不分组别、不分赛题)中评选:

金奖1支队伍(奖金10000元税前)

银奖2支队伍(奖金5000元税前)

铜奖5支队伍(奖金2000元税前)


(2)奖项评定

竞赛分组别分赛题评选出:

一等奖(5%)

二等奖(15%)

三等奖(30%)

颁发“MathorCup高校数学建模挑战赛——大数据竞赛”获奖证书。

初赛中排名前10%的队伍进入复赛,

复赛中排名前50%的队伍评选为一等奖。


(3)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组织单位

根据学校参赛队伍得奖情况和组织参赛队伍数量综合评定。


(4)企业实习

获得一等奖的队伍优先推荐至企业实习





时间安排


(1)报名阶段

2022年11月1日-12月20日

参赛选手在大赛报名主页按照步骤进行组队报名。


(2)初赛阶段

2022年12月20日18:00至2023年1月19日20:00

1.竞赛结束前必须在线提交结果数据、论文和代码,提交时系统验证提交数据格式是否正确;

2.入围赛成绩不会影响复赛成绩;

3.最终按照分组别分赛题从初赛中选拔前10%的队伍进入复赛。


(3)复赛阶段

2023年3月6日18:00-2023年3月13日20:00

复赛为统一命题,不更换题目背景,但可能会更换题目问题和数据,选手网络远程答题,按照分组别分赛题进行排名。


(4)金银铜奖答辩

复赛中综合总排名前12的队伍(不分组别,不分赛题)进入金银铜奖答辩环节,答辩采用线上或者线下的方式进行。答辩决出金奖1支队伍、银奖2支队伍、铜奖5支队伍(不分组别,不分赛题)。


(5)2023年3月,公布竞赛结果、证书发布等

1.公布获奖名单初稿;

2.公示结果异议查询;

3.终稿获奖名单公布。





评测标准


专家组会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1)参赛论文

根据问题,准备一份论文对项目进行说明,论文中的摘要部分需要简明扼要地概述模型算法的核心思想以及效果,正文部分需要详细阐述模型算法的细节、求解过程、结果以及对应的参考文献。


(2)项目完成度

与解决方案匹配的完整代码,可以是Python、Matlab、C++、Java等语言的代码,附详细的操作说明文档和源代码。


(3)模型泛化性能

未公开测试数据集验证得到的准确率、召回率等与题目实际背景密切相关的考核指标。


(4)创新性

具有创新的系统分析和解题思路,创新的算法设计,跨学科交叉应用能力等。





竞赛交流


图片

QQ交流5群:669834863

图片

QQ交流6群:439253242

注:所有群内通知相同,请勿重复加群!

组委会秘书处:

郭老师电话&微信:18210922591

组委会邮箱:

bigdata@mathorcup.org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竞赛官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MathorCup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